综合配送的特点是配送的商品种类较多,且来源渠道不同;但在同一个配送据点中组织对客户的配送作业,因此综合性强。同时,由于综合性配送的特点,决定了它呵以减少客户为组织所需全部商品进货的负担,特别是多头进货造成的成本提高,这样只需通过配送企业的集货作业,便可以解决客户对多种商品的需求。
生产企业配送的组织者是生产企业,尤其是进行多品种生产的企业,可以直接由企业配送,而*再将产品发运到配送中心进行中转配送。由于避免了一次物流的中转,因此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无法像配送中心那样依靠产品凑整运输取得成本优势。
了解企业固有的作业方式或者特性。通常来说,仓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三方物流的配送中心,一类是企业自建的配送中心。这两类仓库,因为服务的对象不同,必定导致其作业方式的不同。第三方物流通常是为多个不同的厂商服务的,因此要求其物流方案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满足经常变化的要求。而企业自建的仓库则个性较强,通常针对企业自己的产品或者性质相同的客户如专卖店,因此要求其物流方案针对性强,某一环节的处理能力**,形式相对较固定,可满足一定时期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取得储量与效率的平衡。储量与效率是考量仓储方案优劣的两个基本指标,储量代表空间利用率,而效率很大部分取决于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这一部分是一个合理的物流方案的关键,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例如在存储区,有时为了增加储量,将叉车的作业巷道压到很紧,这样必然使叉车操作人员的效率降低,从而降低进出货效率;再例如仓库作业中,必定同时存在人流、物流、车流(自动仓库除外),节省空间的做法是三者以同样的路线作业,但是难以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同时会带来安全性问题。那么如何去权衡取舍呢,我们认为,应该在满足储量的前提下**考虑效率。简单来说,仓库作业是各个环节作业的组合,单独地考虑某一部分的效率是无法满足整体作业的要求的,因此需要全局的,综合的进行规划。
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中的调度中心。仓储直接与供应链的效率和反应速度相关。人们希望现代仓储处理物品的准确率能达到99%以上,并能够对特殊需求做出快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