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配送是以一般仓库为据点进行配送的形式,在仓库保持原有功能前提下,增加配送功能。仓库配送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低:但可以利用仓库的原有资源而不需大量投资,上马较快。
我国解决同城配送问题的改进措施从现代供应链理论、物流一体化理论、敏捷物流理论中,可以归纳总结出改进我国同城配送问题的措施有几点:
1、加大同城配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设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较大特点就是网络化、信息化,它的要求就是建立多种**支撑的现代物流信息化系统来支撑整个同城配送企业的运行。物流信息系统是发挥网络作用和实现集约化管理的必要的工具,凭借它可实现有效的仓储管理、运输调度管理、客户信息管理、货物跟踪查询等,保证同城配送企业在服务中能全面及时了解物流服务需求,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控制。
2、创新同城配送企业的赢利模式,加大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比例,改善企业的业务流程。我国同城配送业目前物流资源浪费的现象可通过整合城市中的物流资源,改组传统的储运企业,改善配送中心的网点布局,形成现代化城市配送网络,完善城市配送中心的功能,将集货、分货、仓储、运输、包装、咨询等服务功能结合起来。塑造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格局,创新企业的赢利模式,形成新的利润来源。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市场需要和生产流通的发展趋势合理确定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配送服务。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发展增值物流服务,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结合现有资源建立起多功能化、信息化、优质服务的配送中心。既能改善业务流程,又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
3、构建新合作模式,在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下对配送的广度与深度上进行延伸。城市配送活动中要形成强的竞争力,必须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新的合作模式,通过合作来实现双赢,构筑起牢固的供应链关系。通过协同合作,实现配送业务的快速响应,在配送量与配送质量等方面建立起可靠的**。通过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型公司将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全面延伸城市配送业务。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与广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在配送的广度与深度上进行延伸。
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厂商研究和规划的重点。高效合理的仓储可以帮助厂商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成本,**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可以实现对资源有效控制和管理。仓储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从原始的人工仓储到智能仓储,通过各种**对仓储的支持,仓储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本文介绍了仓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仓储业发展状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自从有了生产活动,仓储就出现了,它是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崛起,物流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仓储越来越受到厂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大促进了人们对仓储理论的研究,使其逐步发展完善,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智慧物流配送体系是一种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的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和自我调整等功能的现代综合性物流系统,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网络化、柔性化等特点。发展智慧物流配送,是适应柔性制造、促进消费升级,实现精准营销,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今后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和竞争制高点。根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及商务部《关于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商流通函[2014]790号),现提出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请认真组织实施:
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互联网+”理念为指导,将满足生产和消费需求作为出发点,把握互联网、物联网背景下物流业发展规律,以信息化、智能化设备为载体,加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和资源配置,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的融合,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与车联网的融合,促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物流业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二)工作目标。
重点提升物流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物流作业单元化水平,物流流程标准化水平,物流交易服务数据化水平,物流过程可视化水平。在推广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加强物流企业订单处理、需求分析、数据安全管理;推动物流业线上线下结合,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促进物流业经营模式创新等领域重点推进。在1-2年内,在全国创建10个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城市、打造50个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基地(园区)、培育200个智慧物流配送示范企业。通过示范创建工作,推动配送效率提高20%,仓储管理效率提高20%。